2019年8月19日至23日,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我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所在地——内蒙古包头市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承办,包头市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协办,技术支持单位为中国核学会30个专业分会和全国23个省级核学会。
本届大会邀请了14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核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官员、专家、高管等1000余人参会。大会共征集论文1400余篇,大会将从中评选出80篇优秀论文。会后将集结出版《中国核科技进展报告(第六卷)》,预计收录论文七百余篇。
本届学术年会持续3天,由大会开幕式、邀请报告、高端闭门论坛、核医学科普讲座、青年论坛、妇女论坛、分会场报告、张贴报告、技术参观、颁发团队奖和终身荣誉奖等内容组成。主旨报告围绕未来核能发展展望、智能时代的核电DCS新形态、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展望等多项内容进行探讨交流,这些议题对于未来核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16个分会场围绕核技术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基础问题,涉及20多个学科,对核科学界学科进行最全面的展示交流。
在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中,核测试与分析分会场共收到核测试与分析方向27篇报告,经过专家评审推荐后,共有7篇报告参加了分会场口头报告。会议由核测试与分析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彭太平和核测试与分析分会常务理事、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海宁主持。
在此次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核测试与分析分会交流会上,我中心郑小海博士针对辐射场模拟的硬件保证及测量与诊断技术,做了以《基于散射法的强脉冲γ辐射场剂量分布诊断技术研究》为题目的口头报告,介绍了在脉冲辐射测量与诊断技术、辐射成像技术和快速图像重建算法等多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针孔成像测得的薄靶散射γ强度分布,利用图像重建转换矩阵,进行成像系统光学轴线偏离强脉冲射线束轴线的图像重建方法研究,重建强脉冲γ剂量场强度分布的测量与诊断方法。设计合适的薄散射靶和针孔成像部件布置方案,实现降低γ辐射强度和抑制电子中子等的干扰,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唯一在役效应级伽马辐射加速器“强光一号”的诊断系统。并在会后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西京学院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科研工作,研究内容引起了参会学者的极大兴趣。
期间,郑小海博士分别和彭太平研究员、大会主席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王祖军研究员和谢峰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魏新宇教授就核辐射测量与诊断技术及中子成像技术进行了广泛交流,介绍了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进展情况。四位专家对中心的科研成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西京学院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并深入开展相关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